59、家里又要添丁(1 / 2)

抽完血,两个人在长椅上等了好一会儿,检查窗口就叫了林琳的名字,让去拿单子。

林琳去拿了单子,看了结果以后,脸上就露出了笑容来。

邓秀宁不用多想也猜得到,应该是好事了。

“阿姨,你肚子里有宝宝了吗”邓秀宁问。

林琳见邓秀宁一猜就准了,笑着说“你这丫头,怎么就那么精”

邓秀宁也笑了,说“来医院,如果不是有了宝宝,还有什么事会让人觉得高兴呢”

“鬼灵精的我再去医生那边检查看看。”

邓秀宁点头,这段时间全家都在为搬家忙活,林琳也不例外,再加上从军校那边过来,一路舟车劳顿的,估计她确实也累着了,检查一下也好安心。

再见到医生,医生的笑容果然也多了些。

邓秀宁跟在一边,也听了一耳朵,无非就是多多休息,注意一些饮食禁忌之类的。这么大动干戈地搬家,应该是对孩子没有影响的。

谢过医生,林琳带着邓秀宁往外走,她整个人也显得轻松了不少。

“奶奶又有事情可以忙了。”邓秀宁笑着说。

家里又添丁,绝对是朱凤英最开心的事情。

林琳说“确实又要辛苦她了,妞妞得让她多看着,又要为我吃喝拉撒费心了。”

这回葛翠成不在,朱凤英绝对会担起全部的责任来的。

“秀宁,你这回还敢猜弟弟妹妹吗”林琳笑着问。

上回邓秀宁就猜错了。

邓秀宁说“这有什么不敢的,我这次还猜是弟弟。”

“行,那咱们就等着看了”林琳笑呵呵地说。

林琳自己也想生个男孩来着,有了女儿了,自然就又想着要儿子了。

而邓秀宁也猜着,这应该就是自己原先的那个大弟弟了,之前没弄清楚他的年纪,没想到他比自己小了这么多。果然当领导也是个辛苦的事儿,即便是身居高位,生活条件也好,可是操心劳力多了,也容易显老啊。

虽然很想马上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朱凤英,但两个人还是按照计划,先去了学校一趟。

学校也是平房,还因为人少,有几个教室是不同的年级在一个班,跟军校的附属小学可差远了。

林琳站在教室外听了听,老师上课的口音还挺重的。

两个人对学校都挺失望的,“这儿学校比我想的可差远了。”邓秀宁说。

林琳说“你先试试课,如果你觉得教得不好,就由我来教你,怎么样”

林琳怎么说也是读过大学的,如果不是社会巨变,她可能还会出国留学去。

邓秀宁点头“你教我肯定是完全能胜任的。”

两个人去了校长办公室,才发现校长也和其他老师在同一个办公室里坐着,只是办公桌宽大一些而已。

听说林琳是大学毕业,也当过老师,现在想重回以前的岗位,校长也挺意外“你这样的文化水平,可以申请更好的文职,为什么来当老师呢”

这个驻地是新建的,正缺人才,就像是林琳这样不是军籍,只是军属的人,也有机会被吸纳进去的。

不少人都梦想穿上绿军装呢。

林琳摇头说“我还是当老师来的比较熟悉。”

她看到学校的师资水平以后,就更加决心要当老师了,因为邓秀宁还在上学,以后妞妞也要上学,她自己看着教导,总比交给口音严重的老师去教来的放心。

校长见她态度坚定,也高兴了起来,之前他还是有些顾虑的。

“学校确实是很缺老师,特别是像你这样一看就水平不错的。你的普通话,一听就是专门训练过的,想必其他的也不错。不知道你能教导什么课程”

林琳说“除了体育以外,音乐美术算术语文我都可以教。”

林琳大学学的专业是汉语言,但是她的算术水平应付小学的教学完全没问题,音乐和美术则是因为以前家里的培养了。

校长高兴得直点头“好,好,请你先填写一份申请报告,交到我这儿,我替你去申请一个教师职位。如果你以前的档案能够查到的话,应该把握就更大了。”

林琳点头答应了下来。

又问了一下入学的情况,邓秀宁这样的,比林琳还简单,带着以前的学籍过来就行。

从学校出来,邓秀宁说“这儿好像只有小学没有初中和高中之类的”

林琳说“连小学都那么简陋,中学怕是建立不起来的。过两年你也得上初中了,到时候给你去

打听打听。”

邓秀宁应了。

回到家里,朱凤英听说了林琳怀孕了的事儿,果然高兴得不行,虽然她不识字,但还是兴奋地拿着化验单看了好几遍“难怪这两天你没什么精神,怕是累狠了。所以你就别干什么活儿了,安心歇息就是。”

林琳笑着说“我也没干什么事儿啊一直在歇着呢”

朱凤英一想也是,又问“你和娘家人说了没”

林琳说“我得先问问奎先,看看能不能打电话出去,能打就打,不能打的话,就只能写信了。”

在军事保密的事儿上,林琳也是格外注意,当初李翠花等人干的事儿,也是给军属们提了个醒,要注意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和影响。

就比如这次毕业后授予新的职务和军衔,邓奎先这样履历干净,表现算得上优异突出的,职务已经到了副营长级别,而金振汉还只是连级别的,当初他们进学校的时候,两个人可是经历和履历差不多的。

别看只有一点差距,好像踮一下脚,伸伸手,也能够够到似得,按照部队内的规定,到了邓奎先这样的级别,如果是在军区,就是能住军区大院的,但是金振汉不行。

当然,等到打起仗来的时候,这军衔职务也升得快。

如今北边显得更紧绷一些,打仗的几率更大一些,金振汉可能有的升迁机会也更大一些似得,所以他自己虽然有些不满,但和邓奎先打了赌,要看几年后谁干的更好。

但邓秀宁却清楚,如今紧张的四个方向,只有南边这个打仗最久,战争的规模也最大。用以前她儿子说的话来说,这一次战争,确定了中国在东南亚的话语权,也使得接下来几十年,任何大国都不敢轻易在东南亚地区有什么大动作了。

有了李翠花那样的家属对比着,林琳这样的做法,就显得格外地贴心和用心了。

林琳再有身孕这事儿,让全家都高高兴兴的,妹妹妞妞还不太懂事,可是她看到大家伙儿高兴,她就跟着傻乐。

新驻地因为是全新的地方,许多东西都还不完善,也就比原先的军属区要差不少。

朱凤英发挥了她社交的特长,没几天就和附近几户邻居都混熟了,还打听到了不少的事

儿。比如说,军属们是可以上外头去的,但是要搭后勤处的车,而且这个驻地人员的进出,都是有查验的,出去的不太管,但是进来的须得登记才行。

相对于军校,这儿更严格许多了。

也因为这儿落后,所以许多设施都没有,但是大家都会用自己的办法去克服和解决。

这天,朱凤英挑了几桶水回来,捶着腰说“还是先前好,至少有个水龙头安装到了家里头,就没有那么麻烦了。”

她以前也常挑水来着,可是现在也老了,所以腰有些不太受得住了。

可家里邓奎先忙,林琳有孕不能干重活,邓秀宁又还小,她不挑水没人能挑了。

“也亏得我在这儿,不然你们连口水都难喝上。”朱凤英说。

邓秀宁见她把水倒进了缸里,又打水出来洗碗之类的,便说“奶奶,你也不用这么麻烦,下雨的时候,你把家里的桶子盆子往院子里一摆,接来的雨水用来洗洗涮涮是没问题的。怕脏的话,最后用净水漂洗一道就行了。”

朱凤英一听,觉得倒是个不错的法子“你这丫头,咋想到那么好的主意的”

隔壁那家大婶是东北人,朱凤英和她说话说多了,都有些带上东北口音了。

“我见别人家院子里都摆着几个盆子桶子之类的,就问了一下呗,然后人家就说了是接雨水的。我觉得这法子挺好。”

这儿也算是山里,下雨的时候也挺多,有时候半夜突然就下起雨来了,第二天起来一看,外头湿漉漉的,空气也好得很。

而且雨水除了不能喝之外,洗痰盂之类的也合适,可用的地方多得很。

即便邓秀宁是问的别人,朱凤英也觉得她真是机灵。

一边洗着衣服,朱凤英一边和邓秀宁说“我想在院子里垒个鸡窝,你觉着怎么样我看有些人家是把鸡窝安在家里头,可是你和你阿姨是爱干净的,怕是不想让鸡在家里拉屎,我就想养在院子里头。”

邓秀宁听了,扫了一眼院子里,倒是宽敞,垒个鸡窝也不成问题。

“可是咱们篱笆那么矮,鸡容易跑出去吧抓鸡多麻烦啊”

倒不怕人来偷,军区驻地治安还是没问题的。

这时,林琳接话说“垒鸡窝

的时候,可以在鸡窝外头扎一个篱笆,扎高一些,就把鸡养在里头。”

邓秀宁想象了一下,觉得还挺合适“等鸡长大一些,怕是要把顶也封了,不然鸡还是能飞出去。”

朱凤英说“听着就是个不小的活儿。琳琳你在忙活什么呢”

林琳看了看手里的书,说“我收拾一下教学的东西,准备准备去上课了。”

朱凤英有些不赞同地说“你这还没三个月,胎还没坐稳呢,怎么就想着去上班了怎么也得等到你满三个月再说吧”

想起前几天林琳那没精打采的样子,朱凤英就觉得有些怕。万一一个不留神,孩子没了可就不得了了。

“妈,我没事。”林琳也不觉得去学校上课有什么影响。

眼见朱凤英又要说话,邓秀宁忙打断说“好了,别争了,奶奶,学校那边已经批了阿姨的申请了,这可是驻地领导过目的事儿,阿姨不去上班有些说不过去了。”

朱凤英有些急了“可是她肚里有了孩子,先前还搬了家,万一”

“没有万一奶奶你别说那不吉利的话”邓秀宁用朱凤英的话回了她。

“学校也知道我的情况,所以只安排了四年级的算术给我上。一天一节课而已,没多大的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