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主任也没想到是这样的情况,李翠花是童养媳的话,说明她是没有娘家可回,也没有其他倚仗的。对于她这样的女人来说,离婚就等于是死路一条,也难怪她反应那么大。
而她不想回老家,也是因为过过了现在轻松舒服的好日子,再也不想回去过那种当牛做马的日子了吧何况她如果被送回老家,家里人也猜得到她不得金振汉欢心,欺负起来也就更加没有顾忌了。
娄主任当然也不是真心让两个人离婚,重点还是要劝李翠花改掉错误,照顾好孩子。
于是她说“离不离婚,也要看金振汉同志的意思,他将你从老家带过来,想必也是想和你过好日子的,不然他怎么没连着他父母一起带过来你在这儿,没有公婆需要孝敬,也不需要下地干活,也没像其他女同志那样,还要去上班,金振汉同志对你的唯一期望,就是照顾好几个孩子。你要是照顾不好他们,他自然生气,气头上就想送你回老家了。”
这些刺耳扎心的话,李翠花哪里听得进去,只觉得娄主任也是拉偏架,于是她气冲冲地说“我听别人说,娄主任是最为我们女同志着想,为女同志撑腰的,没想到到了我这儿,主任就开始嫌弃我是个乡下来的了也罢,我命本来就不好,谁看到我都想欺负我一下,想踩我一脚,谁叫我没娘家没依靠呢走了不要在这儿丢人现眼,招人嫌弃了”
说着,她狠狠地扯了两个儿子几下,金建国和金援朝兄弟两,嘴里还吃着糖,哪里舍得马上离开,屁股都没挪动一下。
李翠花见两个儿子不给面子,怒上心头,直接两巴掌扇了下去“吃吃吃,就知道吃上辈子是饿死鬼投胎啊你们要不走,就干脆留在这儿给人当儿子好了”
说着,自己就先气匆匆地走了。
金援朝和金振汉兄弟两见情形不对,忙伸手从果盘里抓了糖之类的,塞进自己的口袋里,直到塞满了,也没有道谢,甚至看都没看娄主任一眼,就咚咚地跑着去追李翠花了。
娄主任看着几乎被抓空的果盘,叹息着摇了摇头。
从头到尾想想,两个孩子进来后就没叫过
人,更没拜过年,吃起东西来倒是凶得很,恨不得把盘子都打包带回家去。
孩子都歪成这样了,李翠花还不思悔改,不觉得她自己有问题,已经是无药可救了。
蔡解放看他妈在发呆,还以为他妈被气到了,忙下来安慰她说“妈,你别在意,他们就是这样的作风。”
娄主任抬眼看向他,说“我是在想,这亲妈教孩子,真是太重要了。金援朝我不说,金建国上学一年了,怎么还没点改进呢”
显然是在学校里没学进去。
蔡解放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他自己还是个孩子,也不太懂什么教育方面的事儿。
娄主任是想帮一下这家人,如果李翠花是有别的困难,比如和邻居关系不好,但是她有心改,重新好好和邻居相处,比如她不知道该怎么好好教导孩子,娄主任都可以耐心地教她。
现在问题是,李翠花根本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别人说她,她就觉得大家都是故意欺负她,针对她。
“妈,那个李阿姨不会真的被送回乡下去吧”
娄主任思索了一会儿,说“当然是最好不要了,咱们干革命,要解放的也是她这样的旧社会受苦群众。我现在做她的工作是做不通的,等金振汉同志回来了,我再做做他的工作吧”
现在李翠花最怕的人,就是金振汉,因为金振汉有直接送她走的权力。如果让金振汉恩威并施,或许还能够将李翠花掰正一些。
蔡解放觉得有道理,虽然李翠花很讨厌,但是她悲剧的命运,也是旧社会造成的。他小大人似得点了点头,说“妈妈你辛苦了。”
娄主任听了就露出笑容说“这是我的工作,辛苦一些也是应该的。”
没多会儿,朱凤英就带着林琳和杜文雨来给娄主任家拜年了。
两家人坐下来聊了才知道,原来邓奎先他们回来的时候,蔡政委根本就没回来。
“唉哟,那你们家的牺牲,比我们可就大多了。”朱凤英说。
娄主任笑着摆摆手说“这有什么,调度工作离不开他,他不回来也正常。能通过调度,让学员们回来半天,也就知足了。”
自从干了革命,夫妻两就一直聚少离多,娄主任也习惯了。
“咱们现在的情势很紧张,他们承受的压力大,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外面也正常。等以后咱们国家强大了,外国势力不敢挑衅咱们,他们也就会轻松一点,顾家的时间也多一些了。不说我家了,我想问问,你们隔壁的李翠花的事儿。”
朱凤英提起李翠花就一脸嫌弃“她有什么好说的,大过年的,平白添堵。”
娄主任把她上自己这儿来哭了的事儿说了一遍,杜文雨插话说“可巧了,我之前去邻居家串门,也听说她上好几家的门哭去了,说是金大哥要送她回老家,骂他没良心。”
“还有这事儿”其他的人都挺惊讶。
杜文雨点头“几个邻居都觉得触霉头,大年初一被人哭上门,真不是什么好事儿。”
朱凤英说“哭算什么要是小金真把她送回乡下,咱们都还清净了呢”
娄主任轻轻摇头说“她回乡下的话,怕是没什么好日子过了。”
说着,娄主任把李翠花是童养媳的事儿说了。
朱凤英还好,她在乡下见过不少这么干的,倒是林琳和杜文雨有些惊乍,她们到底还是年轻,还以为童养媳已经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成为了历史上的东西呢。
“童养媳的日子很不好过,比人家正式聘娶的要难多了。那些聘娶的,还有嫁妆有娘家有舅子撑腰,童养媳什么都没有,还不就可着让人欺负我见过许多童养媳跳河的,跳井的,上吊的,唉太惨了。”朱凤英说起这些事儿,也同情得很。
“所以啊,我猜李翠花回老家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想多了解一下情况,回头好帮帮她,看怎么缓和一下他们家里的矛盾。”
朱凤英顿时就觉得头大“主任那你可真是有胆量,她家那一摊子事儿,我仗着年纪大见的事情多,都不敢沾的。”
要不是自己儿子和金振汉关系好,朱凤英真是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才好。
娄主任说“这也是我的工作内容。之前我也见过各种状况的家庭,还算有点经验,再加上我现在这身份,大家还给我几分薄面,所以就试试吧。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悲剧的发生不是对了,你们今晚都留下来吃饭吧这大过年的,我家人也不
齐,显得没那么热闹,你们正好一起帮我暖暖新年。”
娄主任说的这么客气了,朱凤英倒是不好拒绝了,便说“我帮你干活,我这也不好意思坐着等你给我做饭吃。”
杜文雨站起身来,也要去帮忙,娄主任忙说“你就不用来了,我们两个人就可以了。正好我借机和大娘说说体己话。”
于是杜文雨只好又坐下了。
娄主任家今年过年只有两个小儿子在,大儿子蔡成英去了舅舅那边,要准备出国留学的事情了,女儿蔡芳要明天才能回来。
如此一看,他们家虽然过年的东西都齐备,甚至比许多人家要好,但是少了些人气,一家不团圆,也少了许多喜庆的气息。
这顿晚饭,大家也都不拘束,所以吃得十分尽兴。
对于邓秀宁这样的孩子来说,过年收压岁钱,吃好吃的,穿新衣服,就是最快乐的事情了。
新年也是一眨眼就过去了,没多久就立了春,天气也日渐暖和了起来。
朱凤英也越发地忙碌了起来,因为林琳的肚子越来越大,离孩子出世的时候也越来越近了。
孩子出来,就要将小衣服小被子小帽子小袜子等等都要准备起来,尿布之类的也不能少了。
邓奎先去找了可靠的木匠,按照邓秀宁的想法,打了个小床来。
除此之外,林琳坐月子的东西也准备了起来,常要换洗的垫子之类的都准备了好几个。
朱凤英格外用心做这个事情,不仅是因为期盼着即将出生的孙子,还因为葛翠成说想让林琳回娘家坐月子。
这样的事情,朱凤英是绝对不干的“琳琳回娘家坐月子,别人会怎么看咱们家说咱们家对产妇媳妇不好我这个做婆婆的不肯伺候媳妇月子再说了,她家有什么好,那么高的楼梯,上上下下就很不方便,而且她葛翠成哪里是做得了端屎端尿这种活儿的人还不靠帮佣干”
林琳也是被婆婆和妈妈的竞争弄得哭笑不得,她自己是打定主意要在婆家坐月子的“妈,我回去坐月子,是不给婆婆面子不说,奎先想看看孩子,还得上咱们家去啊多不方便”
“怎么不能去了”葛翠成老不乐意了。
林琳摇头“我婆婆准备得
挺好的,连专门在家里穿的拖鞋都备了好几双,我看没什么不周到的。再说了,白天你要上班,家里就一个做事的阿姨,我一个人躺床上多无聊,还不如我婆婆在家陪我唠唠嗑。”
葛翠成惊奇地抖了抖眉毛说“你以前不是最不耐烦那些家长里短的嘛现在倒是爱唠嗑了”
林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说“我婆婆唠嗑挺有意思的,跟活话本似得,唠完了前因后果,还能给你来几句总结,而且她说的事儿都新鲜,我爱听。”
葛翠成觉得自家闺女变了,果然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嫁到别人家,就是婆婆连唠嗑都比自己好了。
她一生气,直接抬屁股走了。
林琳知道她妈这脾气,无奈之余,也只能随她去了。
时间急急忙忙地到了五月份,林琳也就顺势请了假,住进了医院里待产。
吸取了李翠花孕期吃太多,生闺女的时候差点出不来的教训,林琳后期吃得少,走动得多,孩子倒是不大。只因为她是头胎,所以也费了一些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