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什么传说?”江采霜问道。
“传说十年前,这附近的渔民网了一条大鱼精。正好轮到村里分宅基地,大家伙儿抽签分地,顺便把鱼肉也分着吃了。可吃了鱼肉之后没多久,村里人都觉得腹痛难忍,找了许多大夫看也没用。后来一个云游的道士经过这里,指点村民,用鱼骨建一座庙,就能压制鱼肉的凶性。”
“村民纠集人手,在河边建起了那座鱼骨庙。奇怪的是,庙建起来之后,再也没有一个人腹痛。从此就流传开了‘鱼骨娘娘治百病’的传说,家家户户谁有不舒服,就去庙里拿点香灰泡水喝,据说泡了就药到病除,立马活蹦乱跳的。”
第43章 第 43 章
◎那个是之前住在明心寺的余及◎
陈县令说完, 小心地觑燕安谨的脸色,见后者并未露出不悦,悬着的心才稍稍落回原处。
他讪讪补充了句:“这些传闻都是捕风捉影, 二位不必放在心上。”
江采霜想去余家看看, 县令召集人手, 小心地护送在一旁。
“余家离鱼骨庙不远,过了这条街,那条死胡同就是了。”县令在前面领路。
这会儿, 余家胡同外面围满了人, 都是附近的村民,叽叽喳喳地围过来看热闹。村里野狗遍地跑, 这些看热闹的村民手里端着碗, 吃剩下的汤水往地上一倒,就有一堆野狗凑过来抢食。
“怎么有个女人?那是谁家媳妇?”
“不知道,看着不像咱本地人。”
“来余家干啥来了?总不会是余家谁的亲戚吧?”
官兵驱了几波, 刚把人赶走, 没过一会儿又围了过来。
县令尴尬地道:“下个月才开始农忙, 这时候村里人大都闲在家里, 没什么事干。”
没事干的时候,就喜欢凑热闹,看笑话。
这条胡同共住了三户人家, 余家在最里面, 第二家姓王, 最外面这家姓刘。
“刘家人在汴京城里做生意,不常回来。”
“宅子是空的?”江采霜问。
陈县令否认, “不是, 让他族弟帮忙看着家, 也住着人呢。”
燕安谨怕她不明白,低声解释道:“对於农户而言,最重要的便是宅基地和田地。就算以后不回来住,也要让信得过的人帮忙看家,守住祖宅。”
若是不找人看家,宅地没几年就被别人占了。
江采霜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说是窄胡同,其实也能容四五个人并肩行走。墙边种着大树,苍翠如盖。
刘家在右边胡同口,王家在往里走一段路的左侧,余家则在胡同尽头的正中间。
这三家背后一墙之隔,靠的是别家。
走到王家门口,陈县令停了停脚,“王家跟余家是姻亲,余家老大,也就是余孝生娶了王家女。但是几年前两家积下了旧怨,这几年大大小小的矛盾一直没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