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遍了大半条长街,江采霜终於停下脚步。
江采青跟在她身后停下,手撑着膝盖直喘气,“霜儿,你怎么不跑了?”
“妖气就在这栋楼里。”
面前高楼华灯初上,一条条彩绸连接到对面街巷,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门口摆着两大只莲花缸,游鱼自在地躲在莲叶下,来来去去。
两人正要进去,却被两位书童拦住。
“二位姑娘请留步,楼上有贵人正设筵会友,若想上楼,须得先做出诗文来,过了关才能上去。”
江采霜问:“刚才可有人上去?”
“今夜上楼的人可不少,少说也有十七八个呢。”书童答。
“我说刚才,在我们过来之前,有没有人上去?”
两位书童对视一眼,“似乎没有。”
可江采霜感应到的妖气,就消失在这附近。她生怕出事,着急上楼。
两位书童死守规矩,拦着她不让她上。
“我来!”江采青站了出来,“说吧,你们的题目是什么?”
书童递过来一只宝蓝色香囊,“请姑娘自行打开。”
江采青三下五除二打开了香囊,里面是一片蝉翼。
旁边就有几张书案,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书童让人燃上香,“还请姑娘在一炷香的时辰内作诗出来,若是超过了一炷香,那便也是不算数的。若是诗文达不到要求……”
还不等他絮絮叨叨地说完,江采青便撂下笔,将宣纸递到他面前,“我做完了,你快看看我能不能上去?”
书童不经意地往纸上一瞥,眼神立刻定住,忙叫来另一人一同品鉴,“姑娘真是大才,这诗韵律平整,词藻华丽又不失幽婉空阔,诗意更是意味深远……”
“少废话,快让我们进去!”
“姑娘请,姑娘请。”
两位书童让开位置,江采霜和堂姐走进大堂。
等她们的身影消失在楼梯拐角,热闹的大街上走过来一个人。
他穿着寻常青色布衣,脸面白净,长相平平,只一双眼圆润却呆滞,定定地看人的时候,有种令人发毛的怪异感。
书童正要阻拦,他动了动嘴,两位书童就像魔怔了一般定在原地。
直等到那人上了楼,书童才恍然回过神。
“我们刚才是不是看到一个人?”
“记不清了,应该是走了吧。”
“奇怪,怎么记性变得这么差了?”
江采霜和堂姐如愿上楼,楼上正在办一场七夕斗文会。
两排读书人相对而坐,正言辞激烈地议论时弊,各个舌灿莲花,据理力争。争论到激动时,甚至还会脸红脖子粗地站起来,完全不见文人的柔顺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