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2)

表妹难为 朱砂 4463 字 3个月前

6 为家业亲戚绝情

提起此事,周立年轻轻哼了一声:「怪道今日曾见三伯带了扬哥儿去了族长家中。」

周成年想了一想,道:「若二伯娘想过继你,你——」

周立年看他一眼:「大哥怎么说?」

周成年吭吭吃吃半晌,方道:「二伯娘平日里多有照顾,若是眼睁睁看着二房被逼,未免我们有些忘恩负义;可若答应了,必然有人说我们贪二房的家业……」他是老实人,想来想去,难以决断。

周立年笑了一笑:「凭他们背后说什么,只看娘的意思。」

周成年想了又想,还是道:「若是你过去了,将来说媳妇儿也容易些……」

周立年倒好笑起来:「说起来,哥哥今年二十一了,也该相看一位嫂嫂才是。」

周成年双手乱摇:「我并非是……」看周立年一脸笑容,自己也摸着头笑了起来,半晌方道,「其实二弟你读书并不下於我,当初先生也说过,你比我通透。也是大哥没本事,不能养家,不然,合该你去读书才是。」

「哥哥说这些做什么。」周立年熟练地将鱼破腹刮鳞,按在案板上欹起花刀来,「哥哥读书比我紮实,日后高了不敢说,中个举人必定是可以的。我如今年纪也不大,并不耽搁什么。说起来,哥哥有了功名,再说亲事也容易些……」

周成年听弟弟又提起自己的亲事,不由得面红过耳,只管洗菜,半晌方觉脸上凉了些,小心地道:「二伯娘是厚道人,你若过去了,读书方便,就是将来考功名也……」

天下想考功名的读书人何止千百万,可是朝廷三年一试,所中的进士也不过二三百名。秀才举人也就罢了,这进士却并不完全是会读书就行的。否则为什么有人学富五车,却是一生也不得中?这里头,与考官个人的偏好、还有些拉拉杂杂若有若无的人事关系,都是息息相关的。

「听说二伯娘的娘家兄长,在京是正三品的大员……」周成年虽老实,这里头的事却也知道一点。自家弟弟读书,是先生都夸有灵气的,若是有了这样一房亲眷提携,那自是要比自己苦读更多几分希望。

周立年微微一笑,点头道:「我晓得。」

「那……」周成年不觉又吭吃起来,「此事……」

周立年将鱼剖好,放在水里洗了洗,笑道:「此事我自有计较,哥哥不必担心。纵然二伯娘有心此事,也没有个马上就答应的道理。」

周成年踌躇道:「若是咱们不应,或许二伯娘寻了别家……」这些年来他安坐家中读书,全是弟弟在外风餐露宿养家餬口,心中只觉歉疚。如今二房提了这事,都知二房的伯父做过几年官,又娶了房师之女,陪嫁丰厚,若是弟弟当真继了过去,那日子自然好过,不由得不想着。

周立年见哥哥这副模样,心里明白,笑道:「哥哥,便是报恩,也分个报法。二伯娘平日里对我们多有照顾,这恩,凭我们一时半晌,是报不了的。」

说起这话,周成年心里明白。且莫说自家还这般模样,便是将来发达了,二房并不愁生计,也未必有他们报恩的机会。

「如今二伯娘虽是要个过继的儿子,却只是因着三房逼迫。若我们就这般痛快答应了,二伯娘心中未必欢喜,说不得,还要疑我们觑着二房的家业。」

周成年不禁有些急了:「我们断无这般心思的。二伯娘若不提,谁会想到这些?」

周立年摇了摇在冷水里浸得通红的手,笑了笑:「因此,我们不可痛快答应下来。若说过继,平常人家总爱挑年纪小的,抱过去一点点养大,不是亲生也是亲生了。二伯娘如何偏要挑我?便是过继了去,就不怕我向着本家?」

这些事周成年却是从未想过,不由得愣愣无法回答。周立年也知哥哥憨厚,当下道:「依我看,无非两个原因。第一,伯娘的身子怕是不行了,挑个小的去,只怕等不及长大。」

周成年不由变了面色:「伯娘虽则时常用药,也不至……」

周立年叹了口气:「伯娘若有心过继,二伯去世时便该寻一个了,摔盆扶灵,面上也好看些。此时才提,不是被逼得厉害,就是身子已然支撑不住了。」

他看着砧板上鱼肉,又笑了一笑道:「都说二伯娘陪嫁丰厚,二房的家业,除了那宅子之外,据说都是二伯娘的陪嫁。这些,将来只怕都是绮妹妹的,不会分给过继的儿子。然而若是儿子小,亲身养大了,总有些母子情份在,怎忍心就一文不留?是以才挑个年纪长些的,也不图承欢膝下,只为了将来二伯坟上香火不断罢了。将来陪嫁给妹妹带走,宅子留下,再薄薄分些银子,也算是过得去了。」

周成年听了半天,讷讷道:「若有这宅子,再有些银子,也足够了。本不是我们的,分多分少也……」

周立年笑起来道:「我也是这般想。宅子银子皆可不要,若是能得京里吴大人少许提携,便胜过这些无数了。」

周成年仍旧不明白:「那二弟为何不答应?」

周立年叹了口气,知道这哥哥心眼太实,遂道:「伯娘此时再无别人可选择的,容易到手之物,难免不够珍惜。须知雪中送炭才暖人心,此时——尚未到送炭之时。哥哥快去生火吧,既是不能在家中过年,提前吃个团圆饭也是好的。」

周成年懵懵然去灶下点火,直到灶里红通通烧起来,方才隐约琢磨到弟弟的意思,是想再拖一拖,拖到二房被逼无奈的时候再答应此事,二房自然会更加感激几分,自必会对弟弟更好一些。他终於想通了这一点,忍不住回头看着弟弟,嗫嚅道:「可,可若是这般,是不是——是不是有些……」

周立年脸庞也被灶下火焰映得微红,轻轻一笑道:「哥哥放心,便是没有此事,这些年二伯娘照顾有加,我也不会断了二伯坟上香火。只是——毕竟不是亲生之子,若不用些心思,这亲戚情分也是不牢的……」

周成年不知他说的亲戚到底指谁,欲待再问,周立年却已经小心翼翼倒了点油,开始煎鱼。哔剥声响起,腥香味儿飘出来,周成年见弟弟神色认真,到了嘴边的话,不由得慢慢又咽了回去。

七房这边吃团圆饭不提,杨嬷嬷那里回去复了命,谈起周七太太,不由得摇了摇头:「怕七太太是不肯的,毕竟也只有两个儿子,立年少爷又是有出息的……」

吴氏愁眉不展:「少不得,我亲去寻七婶说说?」

此时天都黑了,绮年赶紧拦着:「外头冷,娘要去也不是此时。这事,七婶婶不愿也是常理,须得慢慢地说。若是娘就这般急急地去了,不免让人觉得我们是挟恩思报,七婶婶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呢?若是不情愿,继过来反而伤了两家和气。」

吴氏听着有理,不由不打消了出门的主意,叹道:「若是七婶不愿,可到哪里去找呢?不然——去族长房里抱一个?」

族长是周家四房,出过三个举人并五六名秀才,无论声望身家,在周家族中都是最盛,因此才奉四老太爷做了族长。四房子息繁盛,成年的儿子有三四个,小的也有两个,还有一个肚子里的,经大夫看了,都说是男丁。

杨嬷嬷先摇了摇头:「不是老奴小人之心,若是抱了四房的儿子来,将来这家业,怕也都是四房的了。」

吴氏悚然一惊。依她的想法,将来自己的陪嫁是都要给女儿带走的,剩下一座宅子,随便给了继子也罢。可若真抱了四房的来,将来少不得继子当家,按家业薄薄给女儿备一份妆奁,也说不出什么来,可不是女儿吃亏么?

想来想去,还是自己没有儿子的缘故,皆因丈夫多病,生了女儿便艰难了。不由得这眼泪又要下来:「我苦命的儿……」

绮年现在看见吴氏的眼泪就不由得害怕。郑大夫百般叮嘱要放开怀抱这身子才得养好,否则便是吃一辈子药,也是补不进去。因此全家上下都不敢让吴氏知道一星半点不快活的事,若不是这过继之事实在太大,恨不得也不告诉吴氏。当下只好半劝半逼地让吴氏睡下,带了如燕如鹂回到自己房中。